衡阳工业职工大学2020年度继续教育发展报告

分类: > 成人教育 作者: 点击:3625 发布:2023-6-8 10:30:05

1.学校情况
衡阳工业职工大学(以下简称“衡阳职大”)创办于1975年。由原国家地质矿产部衡阳探矿机械厂"721"工大、原国家地质矿产部重庆探矿机械厂"721"工大等学校组建,选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老工业基地、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衡阳市。由原国家地质矿产部批准、教育部备案、湖南省教育厅主管的一所行业公办成人高等学校。90年代初开始面向社会招生。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的特色发展道路,坚持“质量为本,人才强校,特色发展,服务共建”的办学理念,坚持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社会技能培训等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是一所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40多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了独特的校园文化,形成了拼搏奉献、求实创新的精神,为行业、企业、社会培养了各类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两万多人,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2学校继续教育总体规划
学校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十九大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创建特色成人高校为抓手,遵循高职教育发展规律,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和“产教结合、学岗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相融合,人才培养过程与生产实践相融合,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3学校继续教育办学定位
坚持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打造立足湖南、辐射周边、面向行业、特色鲜明的职业能力提升教育和技能培训基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1.4学校继续教育办学体制与管理机制
1.4.1办学体制
学校是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专科学校,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直属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机集团”)行政管理。
1.4.2管理机制。
学校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设有党、政办公室、教务科(含教研组)、学生科(含保卫)、总务科、招生就业办、财务科、工会、团总支、学生会等行政机构和群团组织,主要负责学校党建工作、群团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教学管理工作、学籍管理工作、安全管理工作、财务管理工作等。


2.专业设置
2.1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情况
学校现有专业21个,涵盖理、工、文、法、经、管理等多学科门类。学校坚持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以适应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需要。
2.1.1专业设置概况。
2020年衡阳工业职工大学专业设置一览表
学科 专业名称 年制
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 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 2.5/2
土木建筑大类 城乡规划 2.5/2
土木建筑大类 建筑工程技术 2.5/2
水利大类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 2.5/2
装备制造大类 机械设计与制造 2.5/2
装备制造大类 数控技术 2.5/2
装备制造大类 模具设计与制造 2.5/2
装备制造大类 机电一体化技术 2.5/2
装备制造大类 电气自动化技术 2.5/2
电子信息大类 计算机应用技术 2.5/2
电子信息大类 计算机信息管理 2.5/2
财经商贸大类 财政 2.5/2
财经商贸大类 国际金融 2.5/2
财经商贸大类 会计信息管理 2.5/2
财经商贸大类 经济信息管理 2.5/2
财经商贸大类 市场营销 2.5/2
财经商贸大类 电子商务 2.5/2
教育与体育大类 汉语 2.5/2
教育与体育大类 文秘 2.5/2
公安与司法大类 法律事务 2.5/2
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 行政管理 2.5/2
2.1.2专业结构布局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进行专业设置,发挥学校优势学科,强化特色专业的建设和调整,突出发展机械制造、土木工程、财经商贸行业特色专业。为社会人员和在职从业人员更新知识、提高素质、增强技能、提升学历服务,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建设学习型社会服务。专业设置严格按照教育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要求执行。
2.2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调整情况
2.2.1调整思路
根据教育部关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的有关管理办法和要求,根据近年来招生情况及人才市场的需求,学校坚持“改造传统专业,发展特色专业”的思路,对招生专业进行了全面的疏理和调整,突出行业特色,集中力量办好优势专业。
2.2.2调整进展
2020年学校没有专业新增、停招等情况。
2.2.3工作成效
所开办专业中,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建筑工程技术、行政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会计等专业是学校优势学科专业,社会需求旺盛。
2.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及修订情况
学校通过市场调研、企业走访、专家座谈等,根据行业和社会需求来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结合实际进行修订,实施动态管理。
2.3.1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情况
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制订,都要经过广泛调研,根据行业及社会需求,结合新时代要求,把握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发展情况进行定期修订和更新,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加强了行业新技术、新知识内容,坚持立德树人,强调学生职业素养、职业精神的培育和职业能力的提升。
2.3.2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情况
2020年修订了42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课程体系建设要求,制定了专业教学执行计划,编写了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课程指导书及任务书。企业有特别要求的专业,校企双方在原培养方案核心内容不变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发展对知识的要求,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加重了实践实操,强调学生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3.人才培养
3.1学历继续教育情况
3.1.1总体规模
学校总体规模详见下表。
衡阳工业职工大学招生、在校、毕业人数一览表
专业名称 年制 毕业生 在校生 在校生 招生数
成人专科总计(人) 2/2.5 2020 2019 2020 2020
  1313 3560 6350 4134
其中:女(人) 2/2.5 562 1499 2785 1866
业余成人专科(人) 2.5 399 710 526 216
脱产成人专科(人) 2 914 2850 5824 3918
3.1.1.1在校生情况
截至 2020 年12月,衡阳工业职工大学在校学生6350 人,其中脱产5824人,业余526人。学生总数较2019年3560人增加了2790人。
在校学生专业人数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行政管理、建筑工程技术、会计、计算机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五个专业学生人数达到了3546人,占在学生总人数55.84%。
3.1.1.2招生情况。
2020年,学校招生人数4134人,其中脱产3918人,业余216人。招生总数较2019年2247人增加了1887人。省内招生920人,省外招生3244人。招生专业人数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行政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建筑工程技术、市场营销共计2429人。占在学生总人数58.75%。
3.1.2生源分析。
在校学生6350人中,男生3565人,女生2785人。湖南省1777人,北京、山西、云南、贵州、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省(自治区、直辖市)4573人;在校生汉族5838人,苗族、壮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512人;18-25岁1484人,26-35岁2907人,35岁以上1959人;生源多来自企、事业单位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生产设备操作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学习需求主要是:提升工作岗位能力和学历层次。
3.1.3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基本情况
学校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内涵发展、质量发展。秉承“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慧启迪”的人才培养理念,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共建实训基地,增强课程学习实用性和灵活性,并建立了教学质量评价和反馈体系。
3.1.3.1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遵循成人教育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学实结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有机融合学科、专业、课程建设,不断完善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三个教学平台。人才培养过程按四个阶段突出培养重点,第一阶段注重加强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基础运用能力;第二阶段实行专业大类培养,注重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积累;第三阶段分模块实行“套餐式”培养,注重学生特长发展;第四阶段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以满足学生对工作岗位能力提升的需求。
3.1.3.2教学基本情况
学校严把教学质量关,加强教学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按专业教学执行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和督促学生学习;统一教材版本,重视课程考核,建立了平时学习过程与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机制;重视实践环节教学,由经验丰富的专业老师担任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参与学生毕业论文答辩工作。
同时,加强对业余学生线上教学、自学辅导、考试和评卷、实践教学、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和答辩等各个环节的监管。
3.2非学历继续教育情况
3.2.1总体规模
学校非学历继续教育主要面向企业、行业开展各类型、各层级的非学历培训。2020年举办岗前技能培训和新型学徒制培训各1期,均为面授,培训学员203人。
3.2.2培训模式。
2020年衡阳工业职工大学开展非学历教育一览表

培训对象 培训项目 培训形式 期数 总人数
学生 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面授 1 170
企业职工 新型学徒制技能培训 面授 1 33
学校依托行业特色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突出学科发展和专业技能培训,使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紧扣行业发展动态,契合行业发展需求。
3.3人才培养中的思政教育
3.3.1思政课程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思政教育主渠道作用。学校在课程设置中按要求开设思政课;在思政课程教材选用、主讲教师选聘、课堂教学组织等方面,学校遵照教育部文件精神严格把关;校长亲自讲好思政第一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入脑入心。
3.3.2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要求,学习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深刻认识和把握新常态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师生思想素质教育,充分利用报刊、网络、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宣教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开展“道德讲堂”、“国学课堂”、“内务6S管理”等活动,创建文明校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增强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引导师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3.3社团活动
强化支部党建工作,发挥工会、共青团桥梁纽带作用。强化管党治党责任,层层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思想保证、政治监督和思想引领作用,发挥好“共产党员示范岗”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一系列目的明确、主题突出、针对性强的“敬业爱生,为人师表”教育活动,增强党员、教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开展“双培”(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业务骨干)活动,着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作风过硬的教师队伍,推动学校快速良性发展;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关注教职工身心健康,做好师生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举办了“我为祖国而骄傲”演讲赛、“篮球赛、兵乒球赛、跳绳比赛”等;发挥共青团组织作用,充分调动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努力培养和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强化共青团组织的目标管理和先进性教育,开创共青团工作新局面,2020年5月学校团总支荣获“国机集团红旗团总支称号”。同时学校成立了“军体拳、舞蹈、书画、摄影、家用电器维修、演讲与口才、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篮球”等11个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特长发展,拓展了德育教育活动空间,使学校德育工作稳步推进,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3.4学生学习效果
3.4.1学生满意度
学校以服务学生为工作重点,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创新意识、技术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到目前没有收到过学生关于学习方面不满意的投诉。
3.4.2社会及用人单位评价情况。
学校的学生来自社会各行各业,学校通过电话回访、走访调研:用人单位评价为:“学校毕业生工作热情、踏实、稳定、有上进心,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知识,能够对工作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探讨,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通过调查,企业对学校毕业生工作表现认可度达到98%,满意和比较满意达到77.95%。
3.4.3学生取得的成绩
用人单位对于学生岗位能力、职业道德、综合素质等培养效果总体评价良好。特别是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建筑工程技术、行政管理等专业,用人单位对学校的评价较高,涌现出一批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好评的优秀毕业生。例如:17届电子商务专业毕业学生何军、曾昱奇自开物流公司,资产超过千万;18届机电专业毕业学生杨泽芳、刘上铭入职公司后很快成为管理和技术骨干;18届市场营销专业学生黄向,从带娃主妇出来工作,从普通文员做成总经理助理,成为团队核心成员,再利用累积资金投资车行,获得职业发展。


4.质量保证
4.1制度建设
坚持规范办学,学校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梳理和修订,完善了《衡阳工业职工大学章程》和《衡阳工业职工大学工作制度》。修订后的制度涵盖学校的党建工作、专业设置、招生录取、教育教学、检查督查、评价考核、毕业生管理、学籍管理、经费保障和后勤安全等各个环节。学校依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规范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强化教学评估监控与课堂教学督导环节,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的闭环监控,持续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4.2师资保障
4.2.1本校教师
学校通过公开招考、聘任和多渠道培养培训等措施,充实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师资队伍结构更加趋向合理。学校现有教职工107人,外聘老师35人。其中专任教师81人,专任教师中副高级职称教师11人、中级45人、初级25人。
4.3资源建设
4.3.1教材及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总量
学校组织编制了6套校本教材;教材及纸质图书资源1894册,其中2020年新购236册。
4.3.2教材及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新建情况
教材、辅导资料等图书资源和电子图书等数字化学习资源10万册,网课视频课程教材495门,2020年新建33门。
4.4设施设备
4.4.1基础设施
校园占地面积62080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40510平方米;实验室、实习场所面积21600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13790平方米。
4.4.2教学设备
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926.98万元。校内有数控可视加工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训室1个,PLC可编程控制和单片机开发应用及变频调速综合实训室(含27个模块)1个,电工电子技能与创新实训设计综合考核实训室1个,光机电气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训室1个,工业机器人实训室1个,应用于搬运、码垛、视觉、喷涂、雕刻、3D打印、焊接以及机器人设备调装,云机房等。
4.5合作办学及校外学习中心、教学站点建设和管理情况
4.5.1合作办学
学校不断探讨校企合作模式,近年来,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旗下的多家企业积极开展合作育人,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为重点,按照企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实行“订单式”培养。学校是中国地质装备集团、衡阳中地装备探矿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的职工培训定点单位。
4.5.2校外学习中心、教学站点建设和管理情况
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和湖南省教育厅要求开设了2个函授站,明确了函授站在资质、职责、纪律以及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条件等方面的要求和工作规范。学校认真落实函授站管理办法,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听取学生对教学管理和日常管理意见,并将检查考核结果反馈函授站,督促整改提高。
4.6学习支持服务
4.6.1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
2018年开始启动入“文才学堂”网络教学平台,2020年疫情期间全部采用网上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4.6.2学习支持服务信息化建设
积极筹措资金,以教育教学信息化、校园管理智能化为目标,大力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校园。有3个云机房,25个多媒体教室和校园智能广播系统。2020年改造校园网,升级了校园宽带网络。
4.7内部质量管理
4.7.1教学组织
学校在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上,建立常态化的信息分析机制,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形成动态调整机制;按照《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通过走访调研、企业座谈、校企研讨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设置、教材开发、职业培训等,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
成立了专业教研组,每周五下午开展教研教改活动,进行教学研讨。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习练为主线”的教学思路,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积极开展适应学生特长发展的竞技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2020年举行了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自主开发校本教材6套,已投入教学使用。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实行教学考勤登记制度,做到每周一通报;坚持每月随机推门听课,及时点评与反馈;重点抓好实训教学,采用教学任务包、项目教学法,提升教学质量。
4.7.2学生(学员)管理
学生统一参加全国成人高考,由考生所在地考试院统一录取,在学籍管理平台统一注册。学校按照《衡阳工业职工大学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办法》组织考试、考核,严明考试纪律,杜绝舞弊、违纪行为发生。按40%的平时成绩、60%的卷面成绩汇总成绩,按专业年级整理成册,试卷保存到学生毕业。
学校学生宿舍、校园内球场、操坪修缮一新,宿舍全部安装了空调和风扇、空气能热水器、自动健康饮水机、整个校园都装有监控等,内务整理准军事化,营造出一个干净整洁明亮舒适的学习、工作和住居环境。
4.7.3师资管理
学校不断加强“双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师考核制度,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引导教师结合学校专业建设和个人岗位制定适合个体、合乎专业要求且科学合理、具有前瞻性、操作性强的个人专业转型计划,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双师”教师,加强“双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鼓励老教师带徒弟、行政人员转型兼教,形成“传帮带”团队。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学科的培训,先后派4名教师参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专业技能提升培训、2名教师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学管理提升培训;“走出去,学回来”,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素养。
4.8外部质量评估
4.8.1行政主管部门的质量评估
学校每年均接受了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年度审查。省教育厅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审核备案。
4.8.2社会第三方机构质量评估
学校每年都通过了注册会计事务所对学校的内部管理审核。从2017年开始,学校执行继续教育年度质量报告制度,将其列入年度工作计划,每年对继续教育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定期向社会发布,接受社会监督。
4.8.3委托单位(受训单位)的质量评估
通过走访用人单位,了解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工作态度、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创新精神、竞争意识等综合素质是否提高。企业对学校毕业生工作表现认可度达到95.00%,
4.9信息化建设(教学、管理和服务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平台等,成效)
4.9.1教学信息化建设
学校“文才学堂”平台正式启用2年,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该平台支持移动端及PC端学习,支持多样化资源呈现方式及多种教学活动,支持学生学习痕迹记录等。截止目前,平台已更新的课程资源495门,覆盖学校专科层次所有专业所有课程。实现了线上线下联动学习,推进了信息技术教学运用与现场教学融合,更好地作用于学校的管理、学生的培养和创新。
4.9.2管理信息化建设。
学校采用中国地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OA办公系统,目前,各项工作已实现了流程化管理。
4.9.3服务信息化建设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正处于不断优化、升级和完善中。学生报名、注册、学习答疑、考试考查、成绩查询、学籍管理、毕业管理、财务管理都实现了信息化、网络化,学生日常管理服务也多使用现代信息通讯手段,以提高效率,优化管理与服务。
4.10经费保障
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行业主管部门和学生学费。学费严格按照省教育厅行政部门和物价部门制定的标准执行,主办单位提供办学场地、设施设备、实习实训、技术支持、师资人才服务等。学校财务统一管理,接受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审计。学校优先保障教学经费投入,不断改善教学条件,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4.10.1收入情况
2020年学校教育收入667.42万元。
4.10.2使用情况
主要用于各类教学设施、教学资源建设、教学人员薪酬、教学管理、招生宣传等,2020年共支出637.77万元。


5.社会贡献
5.1继续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行业及经济社会发展与学习型社会建设情况
5.1.1服务国家战略
学校主动服务“中国制造2025”,构建了适应中国制造由大变强快速发展的智能制造专业群与相应的培训管理模式。探索校企深度融合,共享发展,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工作创新精神及行业竞争力的高技能人才。
5.1.2服务行业及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学校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旗下的多家企业积极开展合作育人,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为重点,按照企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实行“订单式”培养。学校是中国地质装备集团、衡阳中地装备探矿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的职工培训定点单位,为行业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尤其是在数控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取得了进展,近年来举办了高级技工、中级技工的培训,起到了服务企业、提升产业的作用。2020年还为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开设干部高端培训班。
5.1.3服务于学习型社会建设
学校贯彻终身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创新办学思路和工作机制,探索弹性学分制,实现“学习一工作一再学习一再工作”。学校主动积极为愿意接受和需要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提供学习机会。
5.2继续教育资源面向校内、社会开放服务情况
5.2.1面向校内开放服务情况
2020年,学校在保证日常教学质量的同时,开放“文才学堂在线学习平台”,将各专业所有课程的课件、课程测验等资源上传至平台,学生通过平台可进行在线学习和课程测试,接受在线辅导。通过平台获取学生在线学习情况,统计分析数据并进行监管。根据平台数据显示,2020年在线资源利用率达92.3%。
5.2.2面向校外开放服务情况
学校“文才学堂”向校外开放复习课程6门,考生可免费在平台上学习。
5.3对口支援、教育帮扶情况
5.3.1对口支援情况
学校在云南、贵州、新疆、甘肃、山西省等西部省市招生1125人,通过减免学费和人才培养方式,为西部开发培养高技能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5.3.2教育帮扶情况
学校由主办单位中国地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按国家要求进行对口帮扶。

6.特色创新
6.1实践特色与模式创新
学校继续教育充分利用行业名牌专业的优势,坚持校企合作办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6.1.1实践特色
学校属行业办学,是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的实体单位。学校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己任,充分发挥自主办学的体制和机制优势,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强化学生理论教学,利用集团资源优势增加相应的技能实训,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6.1.2模式创新
企业深度参与,共同合作办学、合作就业,企业为实习学生提供实习设备设施和指导教师,每一名学生实习都有师傅传道和管理;企业为实习学生进行能力综合考核,将岗位能力要求和考核结果反馈学校,学校在专业建设和教学内容上作出相应调整,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及技术技能要求保持一致;实习结束后,通过学校和企业的互相认可,也可在单位上岗。学生到企业工学交替实习,既缓解了企业技术工人不足的问题,也解决了学生实习和就业问题,实现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就业。
6.2国际交流与合作情况
6.2.1引进来的交流与合作

6.2.2走出去的交流与合作

6.3教育教学研究与成果等情况
6.3.1教育教学研究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研讨,举办各类教学活动和教研活动,2020年先后组织了新教师见面课、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的展示课,教研组推出48节公开课,公开课质量有了长足进步。为提升教学工作的水平,树立学习典型。由教务科牵头,学校各教研组组织开展了“活力课堂”说课比赛,5人分获一、二、三等奖。
6.3.2科研成果
学校在开展技术服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获得多项专利评。例如:校长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在《地质装备》、《中国科技博览》发表了题为《HD-600型海洋钻机的研制》、《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研究》论文。

7.问题挑战
7.1面对的新挑战、新需求
衡阳工业职工大学面对的新挑战和新需求是:
1)如何提高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
2)如何应对在高职院校扩招情况下保持发展活力。
7.2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因学校属于独立的成人高等学校,无任何财政拨款。教师编制没法解决,引进难,师资队伍专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
改进措施:政策导向,内培外引,二条腿走路。一是不断完善薪酬激励制度,加大专业人才引入;二是现有教师积极参加省培、国培及有资质的培训机构的培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教学水平;三是积极开展教学达标评估,不断促进教学改革;四是按专业调整规划有计划的安排教师到企业实习,鼓励教师积极带队参加省、市级技能竞赛,提高教师指导技能培训能力。

8.对策建议
8.1发展对策
工作的思路和目标是:稳定教学规模,积极主动探索校企合作、工学一体、产教融合之路,坚持培养品德好、专业实、能力强、素质高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实用型技能人才;逐步推进弹性学分制和现代学徒制,推进学校转型发展。
发展措施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总揽,以教育部和省厅工作要求为指导,规范办学行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学校教育培养质量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
8.2政策建议
建议搭建高层次的校企合作平台,进一步扩大企业人才培养与继续教育的结合。

 

衡阳工业职工大学
2021年6月24日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凤凰村73号      咨询电话:0734-8320108     湘ICP备13008344号

湘公网安备 43040502000129号